Ms.林羽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腾龙小说网www.ahhzdz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曹植《七启》既出,毫无悬念地在邺城引起轩然大波。

起因是当日在玄武陂家宴上,曹植凝攒了数年之久的替父分忧之文思,于雨雾下一气呵成《七启》大作。曹氏兄弟竞相传阅后,赞不绝口,连一一向高傲的何晏,都心服口服地承认了曹植挥笔立成的文章造诣,也卷袖搦翰,扬言要模仿一篇。

曹彪、曹衮几位公子则相继抄录数份,并传示邺城仕宦公子,加之曹植原本就在热衷文学的士族公子群中小有名气,于是一传十十传百,相府四公子响应朝廷最新政令《求贤》作文,逞藻盖压前人的事便传得沸沸扬扬。东城门口甚至都有初开蒙的学子誊录《七启》贴在墙上,供过往客商驻留观赏。

东门迎春门,外设建安驿和草市,是中原各处与邺城商贸文化往来都必经之处,曹植平日无差别结交的黑白两道纨绔,不论是懂文章的还是不懂的,都在替他洋溢宣传。动静之大,以至邺城文官无不览读《七启》。在曹植的感召下,邺城文士间掀起一阵“七体文”拟作潮流,都说文人相轻,实际上并不完全出于对曹植的捧迎,而是真正有政治嗅觉的文人,在暗暗角逐较真。

于是短短七天,便诞生了王粲《七释》、杨修《七训》、刘绍《七华》、傅巽《七诲》等优秀拟作。曹植把这些文章韦编成册,一并上呈给曹操,还带领王粲杨修等人一同进相府,为他们褒赞请赏。

这一年,曹植虚岁十九。

起初,见惯了曹植华丽文章的曹操在读完《七启》后,“但微颔之”,只是拍拍曹植肩膀笑着说“吾儿留心国事,甚好甚好”。而在邺城舆论发酵数天后,曹操才突然意识到:在社会相对安定的冀州,文学竟可锻造成一把利器,为他曹家在中原博取声誉,并由文化催化政治,网罗天下名士。

昔年董乱,洛京文客莫不南下荆州避难,如今文坛新秀辈出,不正是重树炎汉文化旗帜的最好时机么?弘农的杨修、河内的司马家、汉南的王粲、汝南的应瑒、河朔的陈琳、青土的徐干、海隅的刘桢,这些都是后起的新秀啊。依着曹植的说法,明君举名臣,刘协与曹操的关系,正是唯才是举的最好例证。

于是曹操觉得自己本身是最大一把文学利器,遂命人私下整理自己年轻时所着述,与军旅所作兵书一道抄录,播传邺、许两城。那些东西,以往只是在文武臣属中流传,而今是时候要将这些文字作用最大化了。

设天网,顿八紘,天下名士应尽入他曹家的彀中。奉天子以令不臣,假文章以招隐遗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修仙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

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

农家三少
慈禧太后从入宫到垂帘听政,她与太监安德海、李莲英、小德张这三个人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,他们似主仆、似朋友、更似老伙伴。她宠爱着这三个太监,这三个太监也依靠她的宠爱,在朝廷里为所欲为,飞扬跋扈,参与朝政。小说从多角度、多侧面讲述慈禧太后与这三个太监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修仙 连载 118万字
大秦:最狠丞相,杀出个万世永昌

大秦:最狠丞相,杀出个万世永昌

不曾见秦时月
穿越大秦,柳白一路直升大秦左丞相,开局坑杀叛乱降卒七千人。 回到咸阳,当所有人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弹劾这位丞相的时候,才发现一切都只是一个开始。 “启禀陛下,左丞相柳白,在懿文宫直接磕死了中车府令赵高!” “启禀陛下,锦衣卫带刀,将旧六国勋贵全砍了,然后定制了上好的棺木,说让它们回故土和老祖宗团圆,保持整整齐齐一家人!” “启禀陛下,左丞相柳白的门客,那个叫韩信的家伙....带着一千骑把匈奴王庭给偷了
修仙 连载 0万字